科普文章十五:走进手术室

2018-04-21 17:06:00来源:大众网作者:
    在医院,手术室就像军事禁区一样,闲人免进,谢绝参观。所以呀,提到“手术室”,通常人们会想到什么?是一群身穿手术衣,戴着口罩、帽子、橡胶手套,只露出眼睛的医护人员;还是耀眼的无影灯、闪亮的手术刀剪;或者是开膛破肚的场景?
  在这里不讲手术步骤,不讲手术医生,只是来谈谈手术室的环境。任何人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都有一丝紧张和无所依从感。对于即将做手术的病人来说,这种感觉可能更为强烈。如果在做手术前病人就已经对手术室的环境有了初步了解的话,那么,这份惧怕是否可以减轻一些呢?
  手术室的发展史
  最初的手术并不是在固定的地方施行,而是在病房或医生的诊所中,甚至是病人的家中。1846 年美国麻省总医院的牙科医生WillianT.G. Morton 演示乙醚麻醉下的无痛拔牙,选在图书馆的阶梯教室里,这便是史上初现的手术室了。随后,越来越多的外科手术开始在圆形剧场实施,而外科手术也成为了一种公开的活动。那时候手术室的共同特点是一个玻璃聚光灯、木制的地板和墙壁,一个较为狭小的手术空间,周围摆放着观众席的各种设施。可以想象一下,这样的一个开放的、可供许多人参观的环境,手术后的感染发生率是极高的,这也是那时候手术死亡的主要原因。直到1886 年由于细菌的发现,德国医生Neuber提出了感染控制的新概念,由他设计并建造了第一个消毒灭菌的手术室,受到了外科医生的普遍重视,随后木制的剧场式手术室便不再使用。后来,蒸汽灭菌法、洗手法、口罩、手术衣、灭菌橡胶手套等相继在手术中使用推广,大大推动了外科手术和手术室环境设计的进展。随之而来的便是第二代分散型手术室的诞生。这种手术室分布在医院的各个病房内,即各个专业科室配备各自的手术室,它是专门建造的、有供暖和通风设施,使用消毒灭菌技术的非封闭的手术室。至此,现代模式的手术室正式创立。
  现代手术室的整体结构
  手术室一般设置在较易保持安静、清洁且距离外科病房和重症监护病房比较近的地方。进入手术室一般采用的是双通道的方法,它分为无菌手术通道和非洁净手术通道。其实手术室的整体结构类似于你的住院病房,一个大通道两边或一边都是一个个房间,也就是手术间。只不过这个手术间只要关上门就是完全封闭的,有严格的无菌要求。根据不同专科,手术间可以分为普外科、神经外科、心胸外科、妇产科、骨科、泌尿外科、烧伤科、眼科、耳鼻喉科等手术间。整个手术室还设置了医疗器械摆放区域、药品摆放区域、麻醉准备及麻醉药品摆放区域以及医务人员休息、就餐的区域(这一区域与手术间是相对隔离的)。一般手术室还有一项很有人性化的设计,就是它们的天花板和墙面及地面的总体色调基本都是淡蓝色和淡绿色,用来象征和平与宁静,让你从进来的那一刻就会感到相对轻松一些,从而减少对手术的惧怕感。
  手术间的具体布置
  一进入手术间,最醒目的就是手术床和无影灯了。手术床基本位于每间手术室的中心位置,你可别小看了这张又窄、又硬且黑黢黢的床,它可是一张“神奇床”啊!它是真正的“全无敌”,具有调节各种体位的功能。同时,它又是个“灵通床”,床的头部和尾部都是可以活动甚至是可拆卸的,而床体本身则能在遥控装置操作下向床体的四个方向调整角度,可算是整个手术过程中外科医生的默默无闻、绝对忠诚的好帮手。正对这手术床顶端的是无影灯。在手术床的头端位置一般都放有全功能麻醉机、麻醉监护仪和(或)电脑数据网络系统。头端贴近墙壁的位置,还摆放着麻醉柜,里面放置着麻醉医生进行麻醉时需要的各种麻醉药品和麻醉操作器械及各种抢救药品。手术间四周会有几个洁净柜(可以是墙面内置的,也可以是单独的),里面分门别类装有手术过程中需要的各种物品和手术中输液所需要的液体,墙面上还装有术中有利于外科医生读片的观片灯。这些算是手术间的标配了。再就是普通的照明装置和通风调温装置了。不同等级、不同地区的医院这些设施的配备是各不相同的。另外,手术间四面墙角和普通房屋的修造也不同,它们均呈圆形,目的是防止房间内积灰。
  通过对手术室环境的了解,手术室应该不再让你觉得有那么神秘了吧。这其实就是一个素雅、安静、洁净的工作环境,它是每一位病人生命和躯体的“4S修理店”,很多病人从这里走出而重新焕发生机。这里,奋斗着一群为了让无数病人重回健康的“高级生命修理师”。王晓彤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辛明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