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的母亲节——“母爱式护理”在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儿科落地生根

2018-06-01 16:46:00来源:大众网作者:

  在新生儿的暖箱前,她为了让哭闹的宝宝逐渐安静下来,一刻也不敢离开;在忙碌的护士站,她一边抱着安慰因害怕治疗大哭的孩子,一边写工作日志;在病区门口,她蹲着与前来住院的小朋友交流,并送上一个鼓励的小粘贴;在病房走廊,她哼着儿歌抱着患儿来回走着,哄患儿进入甜蜜的梦乡;深夜,有重症患儿需要手术,正在睡觉的她第一时间赶到医院,挽救患儿生命......她们是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儿科的医护人员,从事着救死扶伤的职业;她们也是无数患儿妈妈,用母亲般的关怀与力量,温暖着每一个患儿,为患儿撑起一片蓝天。

  打造济南西北部患儿治疗中心

  为儿童健康保驾护航

  20176月,一位刚刚出生20小时的小患儿,因“新生儿ABO溶血症”紧急转入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儿科的新生儿监护室。入院后医生立即为患儿进行蓝光照射退黄、输注丙种球蛋白阻断溶血等治疗,但患儿皮肤黄染持续加重,血红蛋白迅速下降,病情危重,随时有生命危险。经科室讨论,认为患儿需立即进行换血治疗。换血是目前治疗重症ABO溶血症最迅速有效的方法,可及时降低血中胆红素浓度,同时纠正贫血,改善红细胞携氧,防止心力衰竭。儿科主任马燕与家长沟通并征得家属同意后,在检验科、输血科等相关科室积极配合下,带领儿科医护人员共同努力,对患儿紧急实施了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历经5个小时,顺利完成全身换血,手术非常成功,术后检测患儿血清胆红素显著下降,成功帮患儿脱离生命危险。

  像这样的急重症患儿救治每天都在上演着,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儿科在主任马燕的带领下成功救治了一个又一个患儿。作为省内综合医院中历史悠久的儿科和医院的重点临床学科,省立三院儿科通过一代代医护人员的不懈努力,已逐步成为济南西北部重症患儿的治疗中心,为更多的患儿健康保驾护航。

  一切为了患儿

  她们是每个患儿的临时妈妈

  给孩子看病,除了先进的医疗技术,更离不开优质的护理服务。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儿科多年来开展的母爱式护理,让每一个患儿如同在母亲的照顾下恢复健康。尤其在全程无陪护的新生儿科,因为患儿都是刚出生28天内的新生儿,很多宝宝连妈妈的面都还没见过就来到暖箱里接受治疗,为了让每一个宝宝感受到妈妈的温暖,护士们都变身临时妈妈,每天除了喂奶、换尿布等生活护理,还对宝宝们进行早期智力开发等,代替妈妈陪伴宝宝。

  众所周知,母乳是孩子最好的食物,据儿科护士长王玉芬介绍,新生儿科从去年开始接收母乳,只要妈妈条件允许,在医护人员的正确指导下,在家挤好奶,送到医院,再由护士喂给自己的宝宝,宝宝即使在医院治疗见不到妈妈,也可以吃上妈妈的母乳,这对宝宝的康复与成长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另外,针对新生儿科出院的患儿,医护人员会定期给孩子做家庭随访,指导家长正确陪伴孩子成长,一般会随访到1-1.5岁,“院家共护孩子健康”也是科室的口号,无论在医院还是回家,都让孩子得到最好的呵护。科室同时也非常关注妈妈的心理健康,为了避免一些妈妈产后抑郁,科里会定期请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对她们进行培训,身心都健康的妈妈才能让宝宝更健康快乐的成长。

  薪火相传 “母爱式护理”

  在省立三院落地生根

    “每次看到生病的患儿,我都想如果我是他的妈妈我会怎么做?所以就会站在一个妈妈的角度来照顾这些孩子,用心与孩子交流。很多孩子来到医院一看到医生、护士就会大哭,我们会送上小贴画、小画板、糖果等小礼物鼓励他;在病房住院的孩子过生日,我们会送上生日礼物祝福他;健康出院的孩子,我们会为他戴上红绳,希望孩子平安健康;每年的六一儿童节,科里都会搞庆祝活动,为孩子们送上节日礼物,在病房与孩子们度过一个快乐的儿童节。”护士长王玉芬对记者说。在省立三院儿科,每一位护士都将“母爱式护理”做到实处,她们除了不断提升护理技术外,真的像母亲关爱自己的孩子那样对待每一位患儿,这是多年来一代代儿科人传承下来的精神,也成为她们的日常工作,这么多年潜移默化,已经深入血液。不仅如此,儿科的医护人员还不断走进社区进行宣教,让更多的妈妈成为好妈妈,让更多的家庭关注孩子健康,让“母爱式护理”落地生根。

    一年一度的母亲节即将到来,省立三院儿科延续多年的传统,今年举办了“温情五月,颂歌母亲”系列活动,邀请孩子参与“我的天使妈妈绘画画展”,增进与妈妈的感情;母亲节当天,科室会给所有患儿的母亲送上节日礼物,包含育儿知识手册和康乃馨,并且给每一位住院的小朋友和妈妈拍摄一张照片,打印出来送给他们留作纪念。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晓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