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讯(通讯员满艺龙) 2018年6月23日,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中心医院心内科联合超声科完成首例持续性心房颤动一站式消融,这标志着医院在心律失常-心房颤动的治疗上又步入新的台阶。
患者亓女士,患冠心病、心脏瓣膜病、心房颤动多年,曾经发生过脑梗死。2015年于医院曾行二尖瓣置换、三尖瓣成形、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治疗,近年来身受房颤的影响,带着殷切的期望再次来到济南市中心医院,经详细了解患者病情及治疗愿望,因患者为高栓塞风险(脑梗死病史、女性),医生为其制定了心房颤动射频消融联合左心耳封堵的治疗方案,即心房颤动一站式消融治疗。
由于是首例房颤一站式消融治疗,特意邀请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肖方毅教授指导。手术于6月23日按计划进行,术中完美的房间隔穿刺,流畅的肺静脉隔离,精准的心房基质改良,电复律后患者成功转复窦性心律。左心耳造影后选择适宜封堵伞,在左心耳处精确释放左心耳封堵伞,术中医师为患者行经食道心脏超声检查进一步验证了封堵效果,且封堵装置未累及二尖瓣,手术顺利完成。
房颤一站式消融是目前心房颤动治疗的最新策略,在节律转复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心房颤动可能引起的脑动脉栓塞的风险。目前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该院心内科在多学科联合模式下积极开展房颤一站式消融治疗,为更多的心房颤动患者带来治疗的福音。
注: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几乎见于所有的器质性心脏病,在非器质性心脏病也可发生。除了引起心悸、胸闷等心脏不适症状外,心房颤动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心力衰竭和动脉栓塞。在房颤引起的动脉栓塞的患者中90%是脑动脉栓塞,是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研究表明,非瓣膜性房颤引起脑栓塞的发生率是对照组的5.6倍,而瓣膜性房颤则是对照组的17.6倍。在50-59岁的患者中房颤所致脑卒中年发生率1.5%,占脑卒中总数6.7%,而在80-89岁患者中,房颤所致脑卒中年发生率升高到23.5%,占脑卒中的36.2%,严重威胁人民健康。
房颤发生动脉栓塞主要与左心房血栓形成相关,房颤持续时间超过48小时即可形成左心房附壁血栓,而左心耳是最常见的血栓附着部位,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90%心房血栓来源于左心耳。因此,长期有效的抗凝治疗贯穿房颤的管理过程,对于高栓塞风险或是不能/不愿耐受抗凝治疗的患者,在射频消融转复窦性节律的基础上,经皮左心耳封堵是减少房颤患者血栓栓塞事件的策略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