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在手心里长大的“巴掌婴儿”——山东省中医院新生儿监护室成功救治850g超低出生体重儿

2018-01-17 17:18:00来源:大众网作者:

  

  转眼两个月过去了,宝宝就要出院回家了,此刻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提笔写信,感谢贵院儿科新生儿监护室全体医护人员对宝宝的救治!虽然有些人我连名字都叫不出,甚至从未谋面,但正是由于他们的无私奉献才有了宝宝生命的延续……贵院无论医德、医术、医风,还是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精神都令人敬佩,感激之情无法一一尽述,请允许我代表全家向贵院新生儿监护室全体医护人员致以深深的敬意!

——韦某某全家  

2018年1月7日

    大众网讯(通讯员李祎晗 18日,牵动着山东省中医院儿科新生儿监护室全体医护人员的“巴掌婴儿”健康出院了!妈妈韦女士小心翼翼地从护士手中接过娇嫩的宝宝,泪流满面,“真心感谢这里的医生护士,我们一家终于团圆了!”   

  

    妊高症母亲百般不适  艰难诞下“巴掌婴儿”

    婴儿的母亲是一名36岁的高龄产妇,第一次怀孕的她时常感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当时以为只是怀孕导致身体疲劳,没放在心上,直到孕中期才发现是妊娠期高血压(妊高症)。从24周开始便在山东省中医院产科住院保胎直至30周。由于妊高症和胎儿宫内窘迫,为了保障产妇和孩子的生命安全,产科决定提前实施剖腹产。伴随着一声微弱的啼哭,这个体重只有0.85kg的女婴出生了!

  

    人生 “命运之战”  从这里开始

    婴儿娩出后呼吸微弱,心率慢,肌张力低下,皮肤青紫,整个身体不及成人手掌大,胳膊只有成人小指粗,皮肤薄如蝉翼,血管细若游丝。早已提前守候在手术室的新生儿监护室杨晓玲、崔明明医师及时给予清理呼吸道,复苏气囊加压,气管插管。转入新生儿监护室后,医护们一面积极与家长沟通,告知可能出现的风险,一面连接早已准备好的呼吸机,进行呼吸机辅助通气并促肺成熟。

    因早产、超低出生体重,婴儿全身组织器官发育极不成熟,极易发生呼吸衰竭、循环衰竭、肺出血、颅内出血、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感染性休克等危及生命的情况。事实也证实了医生的预评估,住院期间婴儿先后多次出现呼吸暂停、败血症、酸碱平衡紊乱、电解质紊乱、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代谢性骨病等危重情况。在一次次生死关头,医务人员有条不紊的全力救治,都使她坚强地挺了过来!

  每次抢救过后,新生儿监护室里似乎都能够在一如既往的安静中听到医护人员们血液沸腾的声音。她现在还不懂得什么叫“劫后余生”,但是医护人员却每分每秒都在全力支持她打赢这场人生的第一次“命运之战”!       

  70 天精心守护  “巴掌婴儿”捧在手心里长大了

  新生儿监护室里有很多像“巴掌婴儿”一样的早产宝宝,恬然酣睡的小家伙们躺在温箱内,全然不知守护着他们的医护人员在帮助他们远离死亡、健康出院的道路上倾注了多少心血!在这群宝宝中,“巴掌婴儿”又显得格外特别,她是出生体重最轻的,她的状况牵动着新生儿监护室每个医护人员的心,副主任医师夏立红说,“那时候大家交班,都会特别询问一下‘巴掌婴儿’的现状,因为这样小的婴儿要养大,真是要操碎了心啊!”而婴儿的母亲给她取名叫“小米”,因为她属鸡,母亲祈愿她能健康长大、不愁吃穿。    

  艰难的整整70个日夜,新生儿监护室的医护人员对“巴掌婴儿”小米寸步不离:凡是接触婴儿都要严格洗手、消毒,有时一天要洗几十次甚至上百次;每天监测体重,细致观察大小便并称重;每两小时用针管喂一次奶,最初的奶量一次只有0.5ml,逐渐增加到1ml2ml……直至出院时已增至35ml。诚如护士长邱岩所说:“我们护理的是最轻的患者,承担的却是最重的责任,救治一名孩子,便是点燃一个家庭的希望。小米实在太小了,我们愿意把她捧在手心上让她健康长大,再苦再累,我们甘之如饴。”      

  出生体重低于2500克的新生儿称为低出生体重儿,其中小于1000克者称为超低出生体重儿,救治存活率不到40%。继1.3kg1.1kg早产儿顺利出院后,“巴掌婴儿”小米的救治成功,标志着山东省中医院新生儿监护室在救治超低出生体重儿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山东省中医院新生儿监护室拥有省内一流的医疗技术和配套设施,成熟的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的管理技术,为成功救治各种危重疑难新生儿提供了坚实保障。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晓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