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优化资源,探索医养,确保发展“加速度”
棘洪滩街道辖区现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处,城阳区第二人民医院正在施工建设,预计2020年年底迁至我街道。民营医院2处,集体卫生室18家,以社区为单位的医疗卫生服务达到70%覆盖,辖区“15分钟就医圈”基本形成。街道新社区中心位于青大社区服务中心南侧,占地12000平方米,将于年底前投入使用。新院更新DR、口腔全景X光机、彩超、生化等检验检查设备,设置床位64张。新院与多家市级三甲医院建立医联体,医联体内开辟绿色通道,预约就诊;为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新中心投入使用后,街道将聘请三甲医院知名专家定期坐诊。新院将探索医养结合新模式,目前正在接洽养老机构,保障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二、开拓理念、先行先试,持续加大民生投入
棘洪滩街道办事处对历次群众满意度中反应出来的突出问题进行全面剖析,针对群众反映的买药贵、看病贵问题,街道经过多次调研之后,在阳光惠民基金的基础上又出台了“门诊医疗补助金”政策。面向街道辖区内所有户籍居民,街道进行门诊购药补助。主要用于居民个人门诊统筹资金全部用完后,对继续进行购药治疗的普通人群予以每人每年150元补助,特殊人群(贫困、重度残疾、支出型贫困)予以每人每年500元的门诊医疗补助。对于补助的人群,不论有没有医保全员覆盖。今年全街道申请医疗补助金1868人,其中252人已享受医疗补助金补助,发生医药费共14400.19元,报销补助10523.6元。
三、提升服务品质,凸显亲情关怀,实行生命全周期服务
年初开展了“生命1000天”0-3岁家庭抚育项目,以社区卫生中心妇保和儿保为依托,建立了母婴孕育线上、线下和入户服务。以卫生院医生和社区计生人员合作推行管家式卫计服务,为0-3岁家庭提供24小时指导用药和健康管理。开展了40岁以上签约人群慢阻肺筛查和糖尿病患者眼底筛查工作。组织60周岁以上老年人查体5986人次、儿童查体8492人次;春秋季育龄妇女查体和“两癌”筛查10219人次;提供失能人群巡视、上门服务2052次;充分发挥基层计生协会作用,组织驻地官兵及家庭医生,开展“兵儿子”失独家庭慰问走访十余次,为他们带去温暖和健康;走访慰问困难家庭106户,发放人口关爱基金106000元。
四、深化公卫服务,推进家医签约,打造贴心为民新模式
2019年,卫生院规范管理高血压患者6212人、糖尿病患者2559人;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精细化管理,开展特需居民上门和市级三甲医院就诊优先预约挂号服务,同时符合三约合一(医保签约、家庭医生签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签约属于卫生院或辖区集体卫生室)居民免费提供部分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血脂药品。组建了以家庭医生为核心、专科医生提供技术支持的“3+X+N”二级签约服务团队8支,以乡村医生为主体的一级签约服务团队18支,开展以计生特殊家庭、贫困家庭、老年人群体、慢病群体等为重点的签约服务,特需居民提供上门服务。同时,签约居民预约市级三甲医院诊疗服务可较其官网提前2天预约,解决居民去市级医院挂不上号,耽误病情问题。
五、全面普及健康知识 提升居民健康素养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导思想的第一原则是“健康优先”把健康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棘洪滩街道秉承“服务至诚致远,专心守护健康”的服务宗旨,加强卫计生服务队伍建设,深入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特色门诊开展,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预防控制重大疾病发生。让医疗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的惠及所有居民,使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积极打造健康城阳“棘洪滩名片”。目前社区中心在全区率先成立健康小屋、数字化雾化中心。近段时间街道投入70余万元打造的社会心理服务中心在锦湖社区落成,主要为群众提供心理疏导、宣泄、心理疾病预防预测等心理服务,让居民释放压力,舒缓心情。同时,卫计生人员成立了“健康彩虹”志愿服务团队和关爱母婴志愿服务团队,走进社区开展主题讲座30余场,义诊20余次,卫计生政策宣传30余次,惠及居民6000余人,发放宣传材料2万余份,辖区居民健康素养稳步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