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健康新闻>健康新闻

炎夏当心孩子腹泻

  医学专家提醒:进入夏季以来,各地儿科医院的腹泻病儿逐渐增
多。据历年资料分析,夏季儿童腹泻的发病数从六月中、下旬开始攀
升,七、八、九月达到高峰,且以感染性腹泻居多。感染性腹泻致病
菌如痢疾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空肠弯曲菌和沙门菌等可随污染的
食品或水进入消化道,也可通过污染的日用品、玩具或者带菌者传播,
绝大多数患儿是“病从口入”、“祸从手起”。因此,家长应特别注
意夏季孩子的个人卫生和饮食饮水卫生。

  小儿腹泻诱因多

  “腹泻”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一种疾病。是婴幼儿时期发病率较
高的常见病之一,多发于夏秋季。因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尚未成熟,
消化酶的活性较低,常因外界或内在的环境变化而引起消化功能紊乱
导致腹泻。
  夏季腹泻以细菌感染为主,秋季腹泻以病毒感染为主。如饮食不
当、气候突变、营养不良、呼吸道感染等,均可导致腹泻。2岁以下
的婴幼儿尤易得病。轻型腹泻,大便每天5—6次,稀薄,含有少量黏
液和白色奶块,或呈蛋花汤样,有时伴有呕吐;重型腹泻,大便每天
10次以上,粘薄水分多,伴有呕吐、纳差、精神萎靡、嗜睡,常可引
起脱水,表现为口干唇燥,眼眶凹陷,哭时无泪,尿少。

  发病可分轻重缓急

  患儿发病可缓可急,轻度的仅有食欲不振,偶有呕吐,大便次数
增多及性状改变的胃肠症状;重度的大便次数一天达十余次,甚至几
十次,大便可呈水样、糊状、液状,有的解脓血便,可伴高热、腹痛,
出现口渴、眼窝凹陷、尿量减少等脱水较明显的脱水症状和酸中毒、
低钾血症等并发症,严重者可出现心肌损害、惊厥、休克,肠出血性
大肠杆菌还可导致溶血性尿毒症。若诊断和救治不当可迅速发展至呼
吸或循环衰竭而死亡。

  家长别轻易自行用药

  一旦孩子出现感染性腹泻,有几点注意事项家长要谨记:
  不要轻易禁食
  夏天小儿腹泻以2岁内的婴幼儿为多见。有些家长一看见孩子腹
泻就认为“多吃多拉,不吃不拉”,便自作聪明地对孩子禁食。殊不
知,腹泻期间禁食,饥饿状态反而会增加肠蠕动而使腹泻加重,部分
患儿会发生营养不良或生长停滞。对婴儿应继续母乳喂养或稀释牛奶
喂养2—3天,随后逐步恢复正常饮食。
  不滥用抗生素
  抗菌药物尤其是抗生素的长期应用会导致肠道菌群紊乱,使腹泻
加重或迁延不愈。所以,需在诊断明确的情况下,在医生指导下合理、
足量、规范地使用抗生素。
  不轻易使用止泻药
  小儿发生腹泻,适当用点止泻药,对防止体液过多损失是有益的,
但由于腹泻是多种疾病共有的症状,因此,在治疗时应该针对病因用
药,不要一见腹泻就立即用止泻药。
  注意及时补充水分
  患儿丢失相当于体重5%的水分,即可出现脱水症状(精神萎靡、
口渴,烦躁、无力、尿量减少、皮肤弹性差等);超过15%就会出现
抽搐、昏迷,危及生命。家长此时应该继续让孩子进食,特别要注意
摄入液体。

  养成卫生习惯防腹泻

  对夏季儿童感染性腹泻的预防,总的原则是:要注意培养孩子良
好的卫生习惯,防止病从口入。便后要及时洗手,不喝生水,不吃变
质食品,生吃瓜果要洗净。尤其要强调的是,冰箱不是“保险箱”,
置于冰箱内的食物仍有可能受到致病菌污染。另外,随着家用饮水机
的普及,由于未进行定期清洗或清洗不彻底,成为儿童夏季腹泻病新
的感染源。还要注意灭蝇灭蛆,防止食品污染。
  调整饮食是主要措施
  轻型腹泻一般只需调整饮食,很快会痊愈。吐泻严重的患儿,暂
时禁食,吐止后可让其口服补液盐溶液。腹泻期间暂停辅助食品,以
利消化吸收,待病情好转,大便成形后,再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否
则可引起反复腹泻。
  家长要做好记录
  家长要记录患儿大便、小便和呕吐的次数、量和性质。就诊时带
上大便采样,以便医生检验、诊治。
  加强孩子的保暖
  腹泻的孩子往往易脱水,加上饮食控制,易畏寒,若出现四肢发
冷,体温不升,可用热水袋保暖,但使用时注意不要烫伤孩子。
  给孩子多喂点开水
  腹泻的孩子有时由于较长时间使用抗菌素,可使口腔霉菌生长而
发生鹅口疮,因此要多喂开水以清洁口腔。
  (儿科教授 邬惊雷) 

xxw

请您留言

登录名
密 码 匿名发表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