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 相同药品零售价差不少
近日,记者走访了位于济南和平路、文化西路、泉城路上的数家药房,针对网上流传的关于金陵大药房药价的帖子,做了仔细对比,发现其中果然别有洞天。
像网上说的由海南宝元堂保健品厂生产的晕车贴,一盒两贴,进价为0.9元,售价为10元。在济南的各大药房,很难买到这个保健品厂生产的晕车贴。但是一些药房普遍有“张博士”牌晕车贴,同样一盒两贴,在和平路一家药店售价为8元,而泉城路一家药房售价仅为3.5元。差别之大,令人不禁感慨药价的虚虚实实。
同样,记者来到泉城路一地下购物中心得知,一盒规格为15克×10袋的益母草冲剂的价格为13.8元,由广西灵峰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而网上流传的同等规格的益母草冲剂售价同样为13.8元,由广西天天乐药业有限公司生产,但是帖子上标注进价仅为1.6元。
医药代表揭秘:
流通环节价格节节攀高
“药店里药品的价格相对医院里要低得多,因为消费者从医院所购的药品经历了太多环节的加价。”曾经做过4年医药代表的王先生直言高药价背后的猫儿腻。他曾经代理一种格列吡嗪片,是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实际成本价仅为三四元钱,而医院最后给病人开出的价格则为26元,中间利润20多元。人们不禁要问,三四元钱的药为何到了消费者手中成了26元?病人所支付的高额药价到底入了谁的腰包?
药品定价暗藏玄机
记者调查了解,我国目前的药品价格分为三种: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由于药品生产过程复杂,技术性较强,政府物价部门很难确切掌握各类药品的真实成本费用,对药品的报批价格不能实施有效的监控,使得药厂虚报的成本报价顺利“瞒过”物价监管部门。很多药除了制造成本,还要将所谓的研制开发费用、生产设备更新费用、临床验证费用和广告宣传费用统统计算在“新产品”价格内。实际上,我国的药品研发还是以仿制为主,因此所谓的“研制开发”等名目的费用主要是“公关费”。
另外在物价部门定价方面,还存在着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王先生告诉记者:“新药品定价由药厂所在地的物价部门来执行。但是因为药厂一般都是当地纳税大户,使得物价部门定价时,有可能将药品价格定高;或者,针对药厂报上来的“高成本价”,他们可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样,当地政府就能从中获利,使得高价药品大行其道。”据王先生称,他所代理的那种格列吡嗪片的实际成本也就是三四元钱,但是加上各种费用价格就到20多元了。
政府招标有机可乘
目前,药品主要是地方政府进行集中招标采购。因此一种药品出厂后,进医院前首先要投标。投标前,投标单位一般要先从招标委员会内部找个线人打听到标价,摸清委员会对某种药品的中标底线即可。这个环节一般只需几千元即可搞定。
像王先生代理的格列吡嗪片,药厂向物价部门申报的价格均在20元左右,最后通过政府招标,这样三四元钱的药品摇身变成20多元钱了。
进医院要交“开户费”
“投标成功后,最重要的是要让当地医院使用你的药品。”王先生告诉记者。一般的程序是,先请科室主任给药剂科打用药申请,此时医院会有一个“药事委员会”对申请进行审核。一般来说,“药事委员会”的委员们彼此都比较默契,提出申请的药品一般都能通过。在这一环节中的公关费,基本上可以算作进入医院的“开户费”,具体数目要依医院大小和推销药品具体情况而定。
王先生就曾以3000元的公关费把自己的药品打入了某县级医院,但是像三甲医院的进门费可能就要上万元了。现在“开户费”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许多医院科室里的饮水机、干手器、微波炉甚至空调、电脑、DVD都是制药厂用来和医院“联络感情”的。
当然,这只是一般程序。如果一开始你就同医院权力更大的人关系非同一般,那么公关环节可以减少很多,但是费用就另当别论了。另外,如果和该医院在全国都有影响力的知名教授有关系,也是可行的,因为知名教授点名要用这种药,医院肯定会“开绿灯”。所以说进入医院没有固定模式,只是同样需要准备公关费用。这部分公关费用实际上转嫁到消费者身上了。
医生开单收“临床费”
药品进入医院,还不算大功告成,要最终送到患者手中,还离不开有处方权的医生。因此,要在拥有处方权医生身上下工夫,请客、吃饭、娱乐……但最重要的是开方提成,圈内称为“临床费”。王先生告诉我们,他代理的那种药品,每盒给医生的提成就在7元钱左右,一般来说,每个医生这一块儿的收入要远远高于他们的工资。当然,现在这种方式又有改进,比如医药公司会赞助医生进行科研,提供“科研费”,报销旅游费,资助他参加学术会议等,相对来说这些方式更为隐蔽。
这样看来,像王先生代理的格列吡嗪片,实际成本价在三四元,竞标价在20元左右,经销商大约以23元的价格卖给医院,医院可以在此基础上最多加价15%,这样就成了26元多。这样该药在医院卖到26元,其中医药公司要拿2元左右,大夫开一盒提成7元,统方者每盒1元,仅这三项就花掉10元,占药价的38%左右,还不说刚开始进医院时的启动费和平时过年、过节时的上下打点。
总之,药品在流通中,药价中的很大一部分都被中饱私囊,只是最后埋单的还是广大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