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游客进入
新闻 山东 教育 国内 国际 体育 财经 休闲 汽车 娱乐 旅游 女性 人才 房产 法治 青未了 短信 论坛 曝光台
首页 健康快报 焦点新闻 每周资讯 就医指南 健康生活 健康体验 健康专题

  健康论坛

  专家推荐 | 齐鲁名院 | 推荐专科 | 疾病百科 | 药店名录 | 健康图吧 | 人物访谈 | 直播回顾 | 健康博客群
当前位置: 大众网主站 > 大众健康 > 大众网健康专题 > 医疗卫生 > 卫生新闻

加强卫生文化建设 促进卫生事业发展

2006-09-22 15:04:00
   
 
 
 

济南市槐荫区卫生局卫生文化建设简介

 

    卫生文化源远流长,从“医者,德也”、“医者,仁术也”到“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以人为本”,从希波克拉底誓言到白求恩精神,数千年传承、融合,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槐荫区卫生局围绕继承优良卫生文化传统,打造新时期卫生文化品牌,把卫生文化建设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始终,全面加强学习、自律、服务、管理等文化建设,促进了全区卫生事业的和谐发展,多项工作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领先。

一、抓班子,理思路,明确发展方向

局领导班子始终把自身的文化建设当作关键性的大事来抓,高标准,严要求,重点在“三勤四求”上下功夫。

“三勤”是:

勤学习:每个班子成员都把学习作为第一需要,努力吸收新思想、新知识,重点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时加强法制知识、市场经济知识和卫生专业知识的学习。班子成员每半月集中学习1次(每月15日、30日,节假日顺延),做到有记录、有考勤、有心得体会文章。

勤调研:经常深入基层,与一线人员同甘共苦,针对工作的重点、难点开展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掌握问题的实质和要害,提出解决办法,研究改进方案。

勤沟通:一是加强与上级和兄弟部门的沟通,掌握政策、信息,了解影响卫生事业发展的相关因素,把握本行业的最新动态,寻求支持,密切协作;二是加强内部沟通,及时通报情况,互相协调,形成合力。

“四求”是:

求和: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全面加强班子团结,求大同、存小异,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行动,相互信任、和谐共事,形成领导班子的整体合力;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工作制度,班子成员之间既明确分工,又密切协作,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全局一盘棋,拧成一股绳;落实科学发展观,注重卫生事业的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槐荫积极努力。

求正:班子成员严格自省自律,自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绩观,廉洁奉公,勤政为民,自觉抵制不良思想侵蚀,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维护了班子的威望,进一步提高了班子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在上级组织的历次廉政检查中受到好评,局支部连年被评为先进支部。

求实:在思想作风上抓住实事求是的精髓,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工作作风上联系实际、联系群众,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歪风;在学风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握实质、面向实际、勇于实践。

求新:勇于打破陈规陋习,积极探索适应经济社会和卫生事业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抓住重点,突出特色,努力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局领导班子充分把握卫生事业发展的格局,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卫生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是:依据卫生系统的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继承中国卫生文化“科学、民主、爱国、奉献”的优良传统,以党和国家文化建设要求为指导,树立“以人为本,健康至上,崇尚科学,追求卓越,和谐发展”的行业精神和“仁爱、诚信、公平、奉献”的核心价值观,建立符合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具有基层特色的卫生文化体系,着力打造良好的卫生环境、优质的卫生服务、完善的卫生管理,构建与卫生事业发展目标相适应的价值观念、运行机制和文化氛围。

与先进卫生文化理念相贯穿,全区卫生事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预防为主、依靠科技进步、动员全社会参与、中西医并重、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卫生工作方针,强化“大卫生”观念,树立卫生服务综合效益观点,积极推进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改革,强化调控、约束机制,不断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围绕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不断完善以社区卫生服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重点的卫生服务体系,满足居民群众的基本卫生需求;建立和完善应对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长效机制,全面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和传染病救治“两个体系”建设,为全区人民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提供切实可靠的保障;围绕与群众健康密切相关的卫生问题,大力开展卫生监督、预防保健、爱国卫生等各项工作,推动全区卫生事业的和谐健康发展。

二、抓学习,强素质,打牢队伍基础

全局紧密结合先进性教育等活动,紧密联系卫生工作实际,大力开展学习教育,认真组织,精心策划,注重实效,狠抓落实,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学习教育活动中,坚持“三个带头”:一把手带头、班子成员带头、机关党员带头。在活动的组织上,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注意培养推广典型,坚持三个结合(在学习方法上,理论学习与思想实际相结合;在学习内容上,系统学习与重点研读相结合;在学习方式上,阅读论著与开展讨论相结合),注重质量检查,保证了学习效果。

在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的同时,把法律知识、市场经济知识、卫生专业知识和其他有关知识的学习列入制度化管理,坚持每周半天学习研讨,每月集中学习1次,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类培训班,邀请专家上门授课,组织知识竞赛,开展论文评比等等,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促进了全体工作人员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上级组织的历次考核、考试中,均在全市名列前茅。

学习活动的深入开展,收到了显著效果,全局学习热情明显高涨,思想境界明显升华,专业知识明显丰富,工作质量明显提高,机关作风明显改善,卫生队伍的整治理论素质和专业技术素质出现飞跃,为全面做好各项卫生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抓制度,建机制,严格行业自律

为保证依法行政和以卫生执法为重点的各项工作的严谨规范,全局积极推行6项制度,全面加强制度建设:一是首问负责制,对来局办事人的办事请求和询问,第一个接待的工作人员为首问责任人,按照“马上就办”的原则全程负责或帮助办理;二是一次告知制,把有关事项向当事人一次性全部书面告知,并作口头解释,避免当事人多次往返;三是服务承诺制,积极推行“深度承诺服务”,努力使服务感情达到“零距离”,服务质量达到“零缺陷”,推行“微笑服务”,履约践诺,取信于民;四是限时办结制,对有关执法事项,按照严于法定时限的原则,规定最长办结时限,杜绝推诿扯皮,保证工作效率;五是无偿代办制,无偿办理卫生审批手续、提供法律法规和卫生知识咨询、提供食品安全技术指导等;六是责任追究制,对违反党风廉政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或有吃、拿、卡、要等行为的,严肃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在加强制度建设的同时,重点采取三项措施,进一步强化制约、约束机制:一是推进体制改革,在执法机构中推行以“双向选择、竞争上岗”为主要内容的内部改革,实行末位淘汰,强化竞争机制;二是完善政务公开,采取政务公开栏、明白纸、服务指南、现场宣讲等多种形式将本局的职能、受理权限、办事依据、办事程序、服务标准、办事时限、工作纪律、投诉渠道、收费标准等对外公开,提高工作透明度;三是强化社会监督,聘请了21名“卫生工作社会监督员”,向他们颁发了聘书,定期召集会议或上门征求意见和建议,定期开展社会调查,在管理相对人中发放无记名征求意见表,收集后认真梳理、汇总,分析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努力加以改进。

上述做法促进了卫生行政管理和执法服务行为的进一步规范,各项工作较前有了显著进步,主要表现在:一是全体人员的工作热情普遍高涨,为完成任务主动加班加点的现象屡见不鲜,各单位、科室均能按标准完成目标任务;二是工作质量明显提高,考核优秀率连年超过90%,工作差错少,无行政诉讼败诉案件或复议被撤消、变更、重新作出处理决定的案件;三是风纪严谨,清廉自律,未发现吃、拿、卡、要和乱罚款、乱收费、超限量采样等违法违纪行为,无因不文明执法而被投诉、举报的案件;四是服务意识普遍增强,在严格执法的前提下,能够主动为业户排忧解难,同时更注意执法艺术和工作方法,无因执法工作引起纠纷的现象;五是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速,特别是通过简化办事程序和推行责任制,办事节奏显著加快,推诿扯皮的现象得到整治;六是管理相对人和社会监督员对执法队伍给予很高评价,对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和廉政情况均感到满意,对在规定范围内又经大幅度削减的收费也表示理解,无记名问卷的满意率保持在95%以上。

四、抓廉政,树形象,强化为民服务

局领导班子把廉政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责任科室具体抓,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制度,严格执行中纪委“五个不许”规定,深入开展主题教育。主要采取了四项措施:一是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二是认真落实惩防体系建设任务;三是深入开展“守纪律、做表率”活动;四是严格稽查考核。这些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全局人员能够自觉遵守廉政制度,廉洁自律,维护了卫生部门的良好形象。

在加强廉政建设的同时,全局人员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为基层和群众办实事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开展“结穷亲”等帮扶活动,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全局结“穷亲”22户,经常上门走访,嘘寒问暖,帮助解决生活难题。在所包挂的申庄、席庄两个村,深入农户,了解民情,为贫困户捐款捐物、送医送药,资助和指导200户村民实施改水改厕,极大地改善了卫生条件,还积极协调公交公司,把38路公交车的终点延伸到申庄,解决了该村多年不通公交车的难题。另外,充分发挥红十字会的作用,组织志愿者队伍对社区弱势人群开展入户上门和“一对一”的帮扶活动。

五、抓重点,促提高,打造卫生品牌

在全面落实各项工作任务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本区实际,狠抓重点,突出特色,打造亮点,推动全区卫生工作不断出现新突破。

(一)社区卫生服务实现创建目标

槐荫区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是“济南模式”的发源地,但由于起步早、起点低,因陋就简的情况比较普遍,发展不平衡,一度落后于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形势。自2004年以来,槐荫区下决心开展创建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活动,通过改造与新建并重,整体提升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加强领导,健全网络,完善功能,提高质量,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3家社区卫生服务站,通过新、改、扩建和内部功能改造,在较短的时期内出现质的飞跃。在2005年10月进行的创建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复核评估中,槐荫区顺利通过检查,成为首批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专家组认为,槐荫区的工作为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模式和理念作出了贡献;领导重视,区委、区政府把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给予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积极探索社区预防和保健工作,社区卫生服务功能齐全;慢病防治、妇幼保健、计划免疫工作开展规范;针对低保人群的医疗救助工作开展到位;社区医务人员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扎实。槐荫区社区卫生服务的特色工作得到了专家组的高度评价:一是抓改革机遇,探索社区卫生服务发展之路。从健康调查入手,全面掌握辖区居民的分布情况和健康状况,建立了完善的居民健康档案,将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综合为一体,以居民个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采取“一居一医,入户到人,全科医疗,全程负责,全日服务”的模式,在工作重点、收费、管理体制等方面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二是抓慢病防治,解决社区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在完成一系列调查的基础上,完成了《济南市槐荫区市区公共卫生问题社区诊断报告》,同时大力开展慢病社区干预,以家庭病床为主要形式开展慢病康复,取得显著效果,被卫生部确定为全国慢病防治4个重点发展示范区之一,并出台了《社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治与社区卫生服务结合机制探索方案》,在全国策略论证会上获得通过。三是抓艾滋病防治,促进社区传染病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2004年成为全省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坚持以进农村、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进重点场所的五进为主要内容,广泛宣传,设立宣传广场和宣传一条街,组建了数百人的志愿者宣传队伍,开展换水实验、同伴互动教育等活动;强化干预,特别是强化对重点人群的行为干预措施,阻断艾滋病传播。联合国举办的“艾滋病防治领导能力建设”培训班两次将槐荫区作为参观现场。传染病防治工作在社区不断得到强化,特别是计划免疫工作,经过协调、整合,逐步转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方便了居民,提高了接种率。四是抓妇幼保健,带动对社区弱势群体的医疗卫生扶助妇女保健以“五期”保健为重点,逐步将涵盖妇女一生的健康问题纳入社区管理。儿童保健以社区卫生服务为依托全面实现了规范化管理,特别是率先开展的“儿童智能发育社区干预”工作,达到了早宣教、早干预、早发现、早见效的“四早”预期目标,接受干预的近5000名儿童(其中包括400余名高危儿童),无一例智力低下,智能开发效果得到社区居民的普遍认可和中央、省、市卫生部门的好评,并在全省妇幼保健工作会议上作了经验介绍。社区妇幼保健工作的开展,带动了对弱势和困难群体的普遍关注,为60岁以上老人、特困职工、残疾人、低保户全部建立了健康档案,同时努力开展爱心救助,实行医药费减免优惠服务,受益居民1万余人。五是抓社区安全促进,积极构建平安和谐社会。针对全死因调查中“损伤中毒”顺位上升的形势,把社区安全促进纳入重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工作内容,借鉴先进的健康促进工作模式,推行世界卫生组织的“安全社区”理念和标准,健全社区安全网络,全面承担起伤害预防的任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街道办事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利用居民课堂、科普手册、教育画廊、现场演示、模拟演练等形式,大力开展安全防护、伤害救治、现场急救等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有效遏制了伤害事故的发生,并成功创建中国大陆第一个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的安全社区。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顺利实施

经多次专题研究,确定了我区实施新农合的基本原则:一是解决大病统筹,同时保障基本医疗服务;二是方便群众,便于管理;三是加强账户管理,保证资金安全;四是加强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建立村卫生室与镇卫生院的双向转诊机制。筹备工作做到了“五个到位”:一是经办机构到位,区、镇两级均成立了办事机构,配备了专(兼)职工作人员;二是制度到位,依据新农合的有关文件,制定了较为完善的规章制度,并严格实施;三是培训到位,对乡村医生和镇卫生院工作人员进行了多次培训;四是资金到位,区级补助和农民个人缴纳部分及时到位;五是物资到位,配备了微机等基本办公设施,制作了报表软件,印制了相关的证件、资料和表格。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为新农合制度的顺利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全区73个行政村中,除段店镇8个行政村因村委会换届选举和南水北调工程的影响没有参加新农合外,其余65个村均开展了新农合工作,实际参合人数47072人,占总农业人口的65.3%。农民个人缴费和政府补助共94.144万元全部到位。新农合报销程序于2005年8月1日正式启动,1年来共补偿2032人次、33.3万元,初步解决了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和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

(三)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成绩突出

自非典、禽流感等疫情在我国部分地区流行以来,形势的发展为疾控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迎接新挑战,完成新任务,全局紧抓机遇,积极致力于防治非典、禽流感等传染病长效机制的建设,认真贯彻《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努力建立和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加强应急队伍和流调队伍建设,公共卫生监测网络进一步完善,信息直报系统畅通无阻,24小时值班和疫情零报告制度按规定要求严格落实到位。

为有效控制疟疾疫情,新设9个血检站和1个中心血检站,为全面开展疟疾血检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为更好地完成省疾控中心下达的腹泻病防治检测点工作任务,进一步完善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强化督查,确保圆满完成预定任务。加大碘缺乏病防治宣传力度,进一步强化碘盐监测工作,确保“控制碘缺乏,保护母婴健康”目标的落实。计划免疫工作保持高水平,年均完成各种疫苗接种18万余人次,“五苗”接种率99%以上,接种合格率100%,儿童建证建卡率、及时率及卡、证符合率均为100%,在上级组织的历次专项检查中,我区均名列全省前茅。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连年被评为全省先进集体,传染病信息网络直报工作列全省首位。

(五)卫生监督执法工作进步明显

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对所有行政许可事项和行政许可收费项目进行彻底清理,对审批程序进行修订和完善,实行卫生执法稽查制度和涉企检查、收费签批与备案制度,严格处罚合议与审批,杜绝随意性处罚和收费,保证执法、服务活动的合理与公正。

大力开展食品放心工程,强化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先后开展了劣质奶粉、“苏丹红”食品、亚硝酸盐超量食品等重点食品的专项清查,销毁7类不合格食品20余吨。对危及群众健康安全的违法行为和屡教不改的个别业户,依法予以处罚,“霉变啤酒花”等重大案件的迅速处理,通过新闻媒介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发挥了震慑和教育作用。加强对医疗机构特别是社会办医机构的清查整治,取缔不法机构34家,对不法行为和不规范行为给予严肃处理。全面加强对职业卫生、公共场所卫生、学校卫生、饮用水卫生、化妆品卫生的监督管理,促进了相关行业卫生质量的明显提高。重点加强对中小学和托幼机构食堂的督查,并在依法管理的同时,无偿开展膳食营养指导,食堂规范化程度显著提高,膳食供应更加科学、合理,有效地保障了广大少年儿童的身体健康。

(六)其他各项工作全面发展

区爱卫会动员全区人民深入开展以清理环境卫生、整治背街小巷、科学除害防病、农村改水改厕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在全国爱卫会专项调研和创建文明城市检查中均取得了优异成绩,为实现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大力开展农村改厕工作,坚持高标准、高质量、高起点、严要求,快速启动,精心实施,狠抓落实,圆满完成了全国重点项目区的目标任务,同时以改水改厕为突破点,狠抓农村卫生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农村整体卫生水平,积极推动城郊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妇幼保健工作认真贯彻“一法两纲”(《母婴保健法》、《妇女发展纲要》、《儿童发展纲要》),圆满完成了纲要规定的阶段性指标任务,在全市“两纲”落实工作检查中取得优异成绩。

红十字会工作针对基层红会救助工作的新课题,于2005年9月份首先在中大槐树、西市场和振兴街办事处建成“博爱超市”,设立“博爱基金”,帮扶困难群众,被作为典型模式在全市推广,得到中国红十字会会长彭珮云等领导和国外红十字组织的高度评价。在赈灾募捐工作上,深入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拓宽募捐渠道,广泛募集款物,特别是在2005年初印度洋发生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灾害后,积极开展了“敞开真情怀抱,奉献满腔爱心”募捐活动,荣获全省红十字会救灾募捐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张孝福  槐荫区卫生局任执法办公室主任)
编辑: 杨博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6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xinwen@dzwww.com
鲁ICP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