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典型病例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成功抢救一重度心梗患者

    近日,在省千佛山ICU全体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下,一位大面积心肌梗死后并发重度心衰、呼衰及心源性休克的患者,经过近5个月的抢救后,成功脱离呼吸机,并平安转出ICU。

    患者男性,60岁,体重100kg左右,既往有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肌梗死和脑梗塞病史。2008年8月23日患者爬山回家洗澡后出现剧烈心前区疼痛,含速效救心丸15粒疼痛未见缓解。2个小时之后,患者被送至省千佛山医院急诊科,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下壁、后壁)”。给予抗血小板、抗凝、改善心肌缺血等治疗效果不佳,发病4个小时后给予rt-PA溶栓治疗,半小时后胸痛逐渐缓解,并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患者病情稍稳定后收入相关专业科室住院治疗。入院后给予高流量吸氧、抗凝、抗心律失常、纠正心衰、预防应激性溃疡等治疗,但患者反复出现憋喘、烦躁不安等症状,心绞痛频繁发作,血氧饱和度难以维持,为进一步治疗,于2008年8月26日转入该院ICU病房,转入后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监测心电图、心肌酶谱、血压、心率、血糖等变化;同时给予抗凝、改善心功能、扩冠、抗心律失常、营养支持、抗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2008年8月28日行微创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继续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由于患者心肌梗死面积较大,同时具有陈旧性心肌梗死的病史,心功能极差,表现为1.脱机困难,脱机后患者表现为明显的憋喘,有时咳粉红色泡沫痰;2.尿量少;3.血流动力学极不稳定,需要应用较大剂量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4.严重的腹胀,腹围、腹壁张力、腹内压均明显升高,不能行有效的肠内营养,针对消化道治疗效果差;5.中心静脉压高,25-30cmH2O;6.BNP为1270pg/ml;7.胸片示肺水肿;8.胸腔B超示双侧大量胸腔积液,双侧最深时达100mm;9.心脏彩超示:左房、左室大,室壁动度减弱,EF值42%;10.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示:心输出量(CO)为2.8L/min,心脏指数(CI)1.2L/min/m2。

    该患者治疗难度极大,体重严重超标,具有多种冠心病危险因素,包括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及多年大量吸烟史,两次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及心力衰竭,从临床及心电图分析,推测患者可能存在冠脉三支弥漫性病变,在保守治疗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多次请院内外著名心内科及心外科专家会诊,但通过慎重的病例讨论,专家一致认为介入治疗和外科治疗均无指征,风险极大,术中随时可能会出现心脏骤停危及病人生命。抢救重点仍依托ICU先进的抢救技术及设备,以呼吸机辅助呼吸,脏器支持和药物治疗为主。为了能使患者心功能改善,并且能成功脱离呼吸机,解建主任和李涛副主任制定了详细、科学而规范的治疗方案和脱机计划,严格按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最新治疗指南给予规范化治疗,并随时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进行调整。经过积极的治疗,患者各危险因素控制理想,病情有了明显的好转,呼吸机参数逐渐下降,并可间断脱机;心绞痛及急性心功能不全发作次数明显减少;腹胀明显减轻,能持续进行全肠内营养;血压稳定,血管活性药物逐渐减量直至停用;尿量恢复正常;中心静脉压下降至基本正常水平,BNP降至100pg/ml以内;肺水肿消退,胸腔积液逐渐减少;心功能明显改善。

    在病人生命体征稳定后,能否成功脱机是患者面临的最大的问题,随着心脏情况的改善,呼吸机参数逐渐下调,成功脱机近在咫尺,但由于长时间的机械通气,患者已形成呼吸机依赖、呼吸肌功能性萎缩,同时脱机期间患者的恐惧心理,导致脱机后患者心衰症状的反复,进一步加大了脱机的困难。为了使患者能成功脱机,值班大夫严格执行解建主任和李涛副主任制定的脱机方案,加强对患者心理疏导,使患者树立信心,克服恐惧心理,同时继续加强营养支持、改善心功能等治疗。经过4个多月的机械通气,患者终于于2009年1月8日成功脱离呼吸机,并最终拔除气管套管,转入普通病房。

    经检索该病例是国内抢救成功的心衰病人中带机时间最长的少数病人之一,我省著名心脏病专家邵建华教授对病人的抢救成功给予了高度评价,患者及家属对ICU的治疗及服务非常满意。该病人的抢救成功再一次证实了我省医疗机构尤其是山东省千佛山医院ICU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水平,同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另外,也展现了该院医务工作者“永不言弃”的高度责任心和事业心,同时也是ICU全体医护人员“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的具体表现。

陈修胜

请您留言

登录名
密 码 匿名发表

查看所有评论

不是大众网会员,欢迎注册